close

自由時報 2014/12/16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孫永年率團隊研發 出胎兒三維超音波影像自動分析系統,能有效協助第一孕期(十一週至十三週)胎兒進行唐氏症、基因缺陷或發育不全篩檢。孫永年表示,團隊成員曾查閱國內外文 獻等資料,都沒有胎兒三維超音波影像分析系統等類似研發報導,此一系統應為國際首創。

孫永年指出,超音波影像檢查具成本低、非侵入性等優點,已廣泛運用在產前檢查。雖然科技上已發展出三維胎兒超音波影像,但因功能少,二維超音波檢查仍是主流;不過,二維超音波影像雜訊多且容易出現陰影遮蔽等缺點,要在第一孕期觀察胎兒的解剖構造並不容易。

如要在第一孕期以超音波影像篩檢唐氏症,需量測胎兒的「頸部透明帶」,配合頭圍、身高等生長參數判斷,但二維影像不盡理想,加上此時期的胎兒發育未完整,胎兒身體又常附著子宮內膜,邊界不明顯,常導致量測與評估不穩定與誤差。

孫永年表示,「胎兒頸部透明帶」是指胎兒頸部後方皮下空隙,在超音波掃描下會呈現透明帶狀,配合生長發育的參數,透明帶空隙愈大,唐氏症機率隨之提高。

成大團隊研發的胎兒三維超音波影像自動分析系統,透過自動分割與定量參 數量測技術,能自動偵測出胎兒臉部正中央的縱切面,並在縱切面上量測頸部透明帶位置,再找出最大寬度。團隊又從臉部正中央縱切面的定位,搭配影像分割法, 經標準化與座標化確實定位出胎兒位置,量測出所要的頭圍、腹圍、身高等數值,協助做第一孕期的產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udents 的頭像
    students

    ylshsh101的部落格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