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95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泛科學 2021/06/10

 

美國諾瓦瓦克斯(Novavax)疫苗三期試驗結果,顯示出約 89% 的超高保護力,針對 α 突變株,保護力也高達 86%。Novavax 有加入 COVAX 計畫中,因此同樣有參與 COVAX 的台灣可能也有機會引進 Novavax 疫苗。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安健康  2022/04/01

 

「我們醫師常常以為自己不會生病。」前臺大醫院內科醫師陳慕純在20年前曾經確診罹癌,當時判斷只剩五年壽命。經過5年之後,他完全康復,生龍活虎般接受訪問,道出罹癌又靠自己完全治癒的過程。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安健康

2022-03-10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安健康 2022/02/19

現代人多吃少動,特別容易有脂肪肝問題,且即使外表並不顯胖,也不代表能夠高枕無憂,許多瘦子也有脂肪肝問題。但脂肪肝最讓人害怕的不是脂肪肝本身,而是隨之而來的肝臟發炎、肝硬化與肝癌!日本一名醫師平常飲食習慣不算太健康,但他在多吃了兩樣東西:「昆布水」、「梅精」以後,健檢時竟赫然發現肝腎數值獲得了改善!

日本帶津三敬醫院名譽院長、醫師帶津良一表示,他過去喜歡晚間小酌,在健檢中被檢查出肝腎功能不佳、脂肪肝問題,其中肝功能指標之一的γ‐GTP高達300。但近日再檢查,γ‐GTP降到90左右,已經接近標準數值了,且腎功能也有所改善。

而帶津良一的飲食習慣其實並未有很大改變,差別在於他多吃了兩種食物:梅精、昆布高湯。但其實當初吃這兩種食材並非為了改善脂肪肝問題,卻沒想到意外地降低了肝腎相關數值。

帶津良一分析,梅精的主成分之一梅華(Mumefural)可能具有改善血液流動、預防動脈硬化等效果,有機酸則可望具備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肝腎運作的效果。

昆布則富含鈣及多種礦物質,也對促進新陳代謝有幫助,其中更含有胺基酸「麩胺酸」,曾有研究報告指出麩胺酸能幫助調整自律神經。再加上梅精及昆布都具能幫助血液流動更加順暢,這些都可能是使反映了肝腎功能的數值變佳的原因。

日本海洋應用生命科學部門生物資源科學講座助理教授、海洋生物學專家高谷直己,於過去進行的研究指出,褐藻素 (Fucoxanthin)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具有抑制效果。而昆布正是富含褐藻素的一種藻類。

日本管理營養士川野惠也表示,梅精除了有保護肝臟、預防脂肪肝的效果以外,還有抗發炎、抗過敏、抗老化等諸多健康功效,甚至還能抗菌、改善慢性腹瀉問題,是不可多得的營養食材。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立新聞網 2022/02/17

 

資深藝人巴戈因胰臟癌擴散離世,享壽67歲,消息曝光後震撼演藝圈。胰臟癌不易早期診斷,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日前在臉書提醒,胰臟癌出現之前身體可能會歷經三個階段的變化,如果你發現血糖升高,血脂肪、肌肉量減少,整個人明顯消瘦,千萬要注意。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信傳媒 2022/02/08

 

行政院今(8)日上午10點召開記者會,宣布解禁日本福島等五縣食品進口台灣,但不少民眾仍對其安全性有疑慮。圖為示意圖。(攝影/張瀞文)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12/16  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蕭慎行(「胰島素5.0」研究中心院長)】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下雜誌 2021/11/05

 

截至11月3日,國內已有近300萬人接種第二劑mRNA疫苗,且人數還在持續上升中。第二劑mRNA疫苗接種後,副作用常被形容「像被車撞」。專家建議,接種後保留休養時間,才能避免副作用影響公共安全。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泛科學 2021/10/06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於10月6日揭曉!由德國學者李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國學者麥克米倫(David MacMillan)共同獲獎;他們的獲獎原因是推動了「不對稱有機催化劑」(asymmetric organocatalysis)的發展;諾貝爾委員會指出,他們開發出的有機催化劑不但對藥物研究產生巨大影響,也使化學合成的過程更加環保。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下雜誌 2020/12/01
 

輝瑞與BioNTech、Moderna的疫苗有效性超過九成,幕後的關鍵技術源自一位女科學家40年的心血。這些疫苗不僅能拯救世界上無數性命,也是她顛簸學術生涯的一種救贖——這一切終於值了!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nSci 2021/10/04

 

2021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Physiology or Medicine)得主,於台灣時間4日下午5點30分正式揭曉!本次生醫獎由美國生理學家朱里雅斯(David Julius)及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共同獲獎,他們的研究首度發現了「人類神經系統的溫度和觸覺受體」。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NE ON LINE 2021/10/05

 

2021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於 10 月 4 日出爐,由兩位美國學者 David Julius、Ardem Patapoutian 共同獲獎,他們因提出人類神經系統如何感知溫度與觸覺兩種外界刺激,獲得此屆諾貝爾獎殊榮。David Julius 是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生理學教授,Ardem Patapoutian 則是任職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神經科學教授。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 2021/10/05

 

● 晚睡、作息紊亂的人,易憂鬱症上身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元氣網 2021/10/05 (黃軒)

 

感染康復後,還要接種疫苗嗎?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技魅癮  2021/09/09

 

隨著新興的研究工具如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腦波(electroencephalogram , EEG)、神經網絡分析(neural network analysis)、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等技術出現,可看到大腦裡的分子影像及其變化,不僅重新定義了精神疾病、揭示人類決策行為背後的神經基礎,更可以延伸到法律層面的應用。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業週刊 2021/09/16

 

ESG當道,全球大小企業宣布減碳目標,但除了碳以外,他們開始注意到另一個資源也急需保護:水。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TWANT 2021/09/16

 

血液癌症難以早期察覺,以骨髓增生性腫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簡稱MPN)為例,因其種類多、臨床症狀相似,以及骨髓病理切片與突變特徵有高度重疊,所以擁有「最難診斷癌症」的封號。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 2021/09/08

 

胰臟癌不易檢驗,難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發現時常為時已晚。不過日本醫界發現檢驗胰臟癌的新招,照超音波前先喝罐「午後紅茶」奶茶,有助早期發現,推測是乳脂肪比例最適合。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報資訊 2021/09/09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上周公布,至今有將近1.3萬例打完新冠疫苗仍住院或死亡的嚴重突破性感染病例,強調突破性感染仍相當罕見,不過這些案例中,以老年人以及有多重潛在疾病的人重症風險較大。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周 2021/09/07

 

撰文者:李雨晨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