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2015/10/20

 

英國研究人員指出,右手臂上有超過十一顆痣,罹患皮膚癌或黑色素瘤風險將高過平均值。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  2015/10/20

 

1997年震驚全國的北市府拔河賽,瞬間扯斷楊先生的左手臂,雖然手臂已接回,但神經已受損,形成「病態性神經痛」,18年來日夜與劇痛共處;楊先生表示:「痛到能體會為何有人想跳樓的感覺,還問醫師能不能乾脆把我手切掉,但醫師說斷手也未必能解決我的痛…」,在家人的支持下,楊先生重拾面對治療的積極態度,學習和疼痛和平共處,配合醫師給予的治療評估和用藥,將疼痛對日常工作與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人健康網  2015/10/20

 

50多歲溫太太的個性一向溫和,但半年多前莫名出現食慾低下、體重減輕、四肢痠麻無力、個性變得易怒和記憶力變差等症狀,日前因發燒住院,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血色素和血小板數值都偏低,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罹患維生素B12缺乏症,經醫師給予針劑注射維生素B12,才逐漸恢復健康和原本的好性情。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ahoo 奇摩新聞    2015/10/15

科學家表示,伊波拉病毒可能在男性存活者精液內殘留至少9個月,比過去所認為的時間還要長。

先前的案例,是1名賴比瑞亞女性與1名伊波拉康復者性交後感染病毒,而顯示病毒殘留於康復者精液的時間長達半年。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新生報  2015/10/16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   http://cjvalenkova.pixnet.net/blog/post/246049007

 

images-31images-30  讀到這裡讓我想到德國的醫學界,有一段時間在醫學史中曾經嚐試開人腦,並切除腦前葉以解決一些神經方面的問題,前腦葉白質切除術(lobotomy)是一種神經外科手術,包括切除腦前額葉外皮的連接組織,有時會被簡稱為腦白質切除術、腦葉切斷術等。腦白質切除術主要於1930年代到1950年代用來醫治一些精神病,這也是世界上第一種精神外科手術。包括精神分裂症、臨床憂鬱症,含有其他一些憂慮紊亂症。還包括一些被人們認為有神經病的人,比如說:喜怒無常、年少輕狂等。在19世紀末期,人們就開始嘗試對大腦實施手術以解決精神疾病,手術對象除了人之外,還包括狗、靈長類動物等。但是這一時期的手術沒有引起多少重視。1935年,約翰·富爾頓和卡羅爾·雅克布森在倫敦舉行的第二屆神經精神學會上發表報告,提到他們對黑猩猩實行兩側前連合切斷術後,黑猩猩的攻擊性行為減少。這一報告引起了葡萄牙醫生安東尼奧·莫尼斯的興趣,他開始嘗試用類似的方法治療人類的某些重大精神疾病。最初,他嘗試通過向額葉注射酒精的方式摧毀神經纖維,但是不久就發現這種做法也會損害到大腦的其他地方。於是他便開發出了被稱為腦白質切斷器的手術儀器來完成額葉的切除工作。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 2015/10/07

 

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今天揭曉,3位得主都是DNA修復「聖經級」的人物,國內學者對他們得獎都不意外,只是納悶為何這麼晚才得。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Wnews 2015/10/07

 

85歲的屠呦呦,這個『離諾貝爾獎最近的大陸女人』終於圓夢,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大陸人。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  2015/10/05

 

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今天揭曉,得獎者為愛爾蘭的康貝爾(William C. Campbell)、日本的大村智(SatoshiOmura)、中國大陸的屠呦呦。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電子報  2015/10/06

 

中國大陸出現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下簡稱醫學獎)得主,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5日揭曉,愛爾蘭醫學研究者威廉•坎貝爾、日本學者大村智(Satoshi Omura),以及大陸藥學家屠呦呦榮膺此一獎項。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