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早安健康 2023/02/10

現代人幾乎每天的生活中都會碰到加工食品,特別對於外食族來說,到超商買碗泡麵、關東煮,或是偶爾去速食店吃漢堡薯條套餐,好吃快速又方便。近年來學者提出「超加工食品」概念,指加工程度高,且含有防腐劑、保存劑、色素等5種以上添加物的食品,例如泡麵、洋芋片等。先前已有多項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吃多了會導致糖尿病、癌症風險提高。最近又有一篇新的研究指出,吃超加工食品還可能會讓人變笨!

權威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神經病學》(JAMA Neurology)近日刊登一篇研究,證實攝取過多超加工食品會使認知功能下降。

來自巴西聖保羅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在巴西各地招募了一萬多名35歲以上的受試者,將他們依據食用加工食品的頻率和程度分為4個組別,收集自2008年至2017年的數據。根據統計發現,長期食用超加工食品的組別,與只攝取未加工和最低程度加工食品的組別相比,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快了28%,而人們學習、工作、處理日常生活所需的「執行功能」,下降速度則快了25%。

研究人員認為,攝取太多超加工食品不但會使身體發炎,導致肥胖、癌症,還可能造成腦血管病變,影響到認知功能、執行功能。因此食用超加工食品對人體的危害,為全面且不可逆的。
 

吃超加工食品還有哪些可怕的影響?


 

1. 第二型糖尿病罹患率提高



一項由法國巴黎第13大學等機構進行的研究,經過資料分析、追蹤,發現每十萬人中,攝取最少超加工食品的組別每年有113人罹患2型糖尿病,攝取最多的組別則有166人。經過推算,等於每提高10%超加工食品的攝取量,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就會增加15%。

研究團隊分析,可能是因為超加工食品的營養價值低、成份富含糖尿病危險因子,加上愛吃超加工食品的人往往不愛吃全穀、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導致得到糖尿病的機率大增。
 

2. 提高癌症風險



另一項同樣由法國巴黎第13大學進行的研究更發現,如果攝取較多超加工食品,罹癌的風險也可能會提高。這項研究在5年間追蹤10萬多名法國居民,發現若每天攝取的超加工食品增加10%,罹患所有癌症的風險就可能上升10%,其中又以乳癌的關聯最為顯著。

3. 增加死亡風險



一則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西班牙研究,在15年間追蹤約2萬名西班牙居民,發現攝取最多超加工食品的組別,相比攝取最少的組別死亡風險提高了62%。推算每天多增加1份超加工食品攝取量,大約會提高18%死亡風險。研究團隊指出,攝取過多超加工食品,和得到癌症、高血壓、肥胖、腸躁症等疾病的風險都相關,其中,癌症為導致受試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
 

避開超加工地雷,日常生活可以這樣吃!



如果想要在日常生活中避開傷身的超加工食品,吃得安全又健康,可以依循幾個挑選食物的原則:
 

1. 多吃原型食物



衛福部雙和醫院的衛教文章說明,原型食物就是可以看出原本樣貌的食材,未經加工或只經過簡單處理,例如新鮮肉類、蔬菜、水果等。攝取原型食物可以提供身體最豐富的營養素,也可以穩定血糖、預防糖尿病、維護心血管健康等。

趙敏君醫師也曾在臉書上指出,原型食物的體積通常較大,吃下去飽足感也比較高。例如100克的沙拉熱量可能只有40大卡,但是100克的巧克力蛋糕熱量幾乎都超過200大卡。因此多吃原型食物也能減少攝入熱量,減輕身體的負擔。

2. 購買食品前閱讀成分標籤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在臉書上建議,在購買食品前先看清楚成份標籤,可以明確了解食物的添加物份量。如果食品的成份標示不清,吃進有害添加物的機率也會更高。

外科白映俞醫師也在《照護線上》撰文指出,如果食品每100克的總脂肪超過17.5克、飽和脂肪超過5克、糖超過22.5克、鈉超過0.6克,代表食品的脂肪、糖、鹽都過高,對身體不好。他並建議,盡量選擇每100克中總脂肪小於3克、飽和脂肪小於1.5克、糖小於5克、鈉小於0.1克的加工食品。
 

成份 過量(每100g含量) 適當範圍(每100g含量)
總脂肪 >17.5g <3g
飽和脂肪 >5g <1.5g
>22.5g <5g
>0.6g <0.1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udents 的頭像
    students

    ylshsh101的部落格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