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電子報 2015/03/17

 

「修正財團法人法,才能解決醫護人員的困境!」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講座教授楊志良表示,台灣許多醫師大喊血汗醫院,歸咎為健保制度問題,但他認為出現血汗醫院,政府不是沒責任,但醫院也要負責,盈餘全拿來購買高價器材,「醫院搞軍備競賽,哪能保障員工福利?」

楊志良舉例,以每台造價上億元的達文西手臂來說,目前國內約有25台,密度是世界第一,每人每次手術至少花費20至30萬元,國內一年約有7到8億元的市場,醫院獲利驚人。

「要看蔣丙煌(衛福部長)有沒有LP修財團法人法!」楊志良批評,財團法人醫院享受免繳土地稅、營業所得稅等福利,但卻有部分醫院董事把醫院當作禁臠,衛福部應盡速修改財團法人法,擴大醫院董事席次,讓員工、患者、民眾都加入董事會,才有機會解決問題。

健保署表示,根據現有資料顯示,目前全台約有22台達文西機械手臂,並非25台,但陸續還有其他醫院購置中,預計今年中會增加至26台。

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楊漢?指出,大部分的醫院利潤皆在5%以下,少數賺錢的醫院如長庚等,大多盈餘的來源為股票,並非醫院的收入,醫院大量購買新設備的趨勢,主要是健保給付不如院方預期而發展的自費市場。

台灣機器人手術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外科部副主任梁金銅表示,各醫院引進達文西手臂,並不代表醫院搞軍備競賽,而是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醫師也跟著學習新的醫療器材,各醫院為追求更好的醫療品質才會陸續採購,外界無須過度解讀。

醫改會組長朱顯光表示,各醫院投入大量經費購買高價儀器後,為攤平成本,難免醫師會引導病患使用非必要性的自費醫療,勢必會增加民眾負擔。

衛生福利部表示,財團法人法已配合法務部修法中,至於改善血汗醫院的問題,衛福部會用醫療法及醫院評鑑等方式監督醫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ude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