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電子報 2014/09/29
以往癌症治療方法多以手術、放療、化療及標靶藥物為主流,傳統免疫療法因為對多數患者效果不彰,長期以來未受重視;不過美、日學者近期分別找出免疫 系統中負責「踩煞車」的抑制分子,成功讓惡性甚高的黑色素癌患者,有機會獲得長期存活,比率約20%,推動癌症治療新一波變革。
這兩個免疫系統中負責踩煞車的抑制分子分別是CTLA-4及PD-1,是由台灣首屆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美國學者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學者本庶佑所發現。
發現CTLA-4的艾利森說明,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可找出體內變異細胞並一舉消滅,以車子比喻,正常人的車子有油門(T細胞)往前進,並有煞車(抑制分子)停止,開得太快或太慢都不好;癌細胞把抑制分子全堵死,讓T細胞無法打擊癌細胞。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文震(見圖)補充,人體免疫力以T細胞作攻擊、B細胞分泌抗體為大宗,癌症患者免疫失調,必須提升原本存在的免疫力去攻擊癌細胞,CTLA-4及PD-1是負責踩煞車的抑制分子,若調控將煞車放開,就能讓T細胞油門啟動殲滅癌細胞。
張文震指出,據美國臨床實驗,使用免疫療法CTLA-4的單株抗體,在最惡性癌症之一的黑色素癌末期患者身上,發現20%病患能獲得長期存活,觀察時間長達10年。
不只如此,張文震說明,治療後幾周內可見腫瘤縮小,縮小程度從以往的減半,提升為消失8成甚至找不到;若CTLA-4與PD-1併用,以目前少量資料來看,能再提升長期存活率。
至於國內試驗,張文震說,該院針對CTLA-4的小規模試驗初步結果,可見8位患者中有1位腫瘤縮小,試驗至今1年腫瘤控制良好,副作用以皮膚疹為主;PD-1則尚未開始試驗。
目前已有藥廠根據兩研究研發出抗體藥物,CTLA-4於2011年在美國上市,PD-1今年7月及9月分別在日、美上市,都可用於黑色素癌治療。艾利森說,攝護腺癌、膀胱癌、腎臟癌、大腸癌、卵巢癌、非小細胞肺癌等都在臨床試驗中,未來可望擴及更多種癌症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