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2012/05/14
科學家發現,黑猩猩族群彼此之間也有文化上的差異,而且不會受到同儕壓力的影響而改變習慣。學者指出,黑猩猩族群所展現出的文化獨特性與人類社會極為相似,這是在相同的環境下與週遭團體區別的重要元素。此研究在《當代生物》網路期刊裡發表。
台灣醒報 2012/05/14
科學家發現,黑猩猩族群彼此之間也有文化上的差異,而且不會受到同儕壓力的影響而改變習慣。學者指出,黑猩猩族群所展現出的文化獨特性與人類社會極為相似,這是在相同的環境下與週遭團體區別的重要元素。此研究在《當代生物》網路期刊裡發表。
台灣立報 2012/05/14
為什麼我們晚上睡覺不用上跑廁所,但在白天同樣八小時,卻至少會上一次廁所?一則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指出或許和設定我們睡眠和清醒規律的生物時鐘有 關。研究過程中,科學家修改一組老鼠的其中兩個時鐘基因:Cryptochrome-1 和Cryptochrome-2,以致生物時鐘無法作用,並與正常老鼠排尿的頻率及尿量比較後,找到一個叫做Rev-erba的基因,能控制Cx43蛋白 的生成,而該蛋白決定膀胱要儲存多少尿量;Cx43濃度越高,膀胱容量越小。和生物時鐘失效的老鼠相比,正常的老鼠在清醒時期比較頻繁排尿,而基因改造後 老鼠排尿時間則不表現日夜規律。研究團隊認為正常老鼠在睡覺時仍會產生尿液,但會減少產生Cx43蛋白的濃度,老鼠得以增加膀胱容量,減少排尿次數。科學 家認為也許生物時鐘失調,能解釋為何孩童容易尿床,年長者夜間需要起床如廁。
科學人雜誌 2012年二月號
重點提要
台灣醒報 2012/05/04
每週慢跑一個小時,有助於延年益壽!丹麥科學家研究發現每個星期花一個小時慢跑,可以延長大約6年的壽命,比起任何的極限運動都還有效。此外,研究也證實,慢跑有助於改善民眾的肺活量、降低血壓、防止肥胖、改善心臟功能和心理機能,是老少咸宜的運動之一。
中時電子報 2012/05/07
英國皇家利物浦大學醫院最近即將展開一項實驗,利用電流來縮小病患心臟,達到治療心臟衰竭的目的。隨著心臟失去加壓的能力,心臟會有過多血液,使它逐漸擴大,而心臟越擴大,衰竭症狀便越嚴重。
台灣醒報 2012/05/07
英國科學家日前發表研究成果,指出他們已經在患有神經性退化疾病的白老鼠身上,找出腦部細胞如何逐漸喪失功能的關鍵。同時也對此一過程投以特殊藥物,延長腦細胞的存活率,接受投藥後的白老鼠延長了不少壽命。
TVBS 2012/04/25
日本大約有超過100萬名高血壓患者,即使靠藥物控制也無法維持正常血壓,3年前由澳洲團隊發表,最先進的高血壓治療手術,最近在日本完成第一起成功手術案例,這種手術,利用前端有微弱電流的細微導管,順著血液進到腎臟附近,把部分的交感神經燒斷,就可以降低血壓,比起傳統藥物治療,效果更快更好。
中央社 2012/04/27
腸子好,免疫功能就好,原因何在?國家衛生研究院學者等人今天提出一種解釋,血球細胞是「傳信人」,可將害菌入侵腸道的訊息通知其他器官,啟動免疫系統消滅細菌。
NOWnews 2012/04/23
台灣治癌技術又有新突破!台北榮總研究團隊找到了減低癌症復發的關鍵,利用從葡萄皮、核果類萃取的「白藜蘆醇」當放療增敏劑,搭配北榮專利的癌症幹細胞篩檢技術,動物實驗顯示,可以增加惡性腦瘤、頭頸癌小鼠對放射線治療的效果最高達5成,抑制癌症幹細胞只剩3分之一,存活時間更可以一口氣多1倍。